2015年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訪問英國前夕接受路透社采訪,談及南海問題時強調指出:“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這是老祖宗留下的?!?/span>
說起南海,碧海連天,鳥飛魚躍,云舒浪卷,澄清如玉;諸多島礁,傲骨迎風,雄奇旖旎,植被繁茂。美得令人驚嘆、留戀。
面對南海這片“祖宗?!?,誠如一位詩人所說:“這里的風景固然美麗,但是靈魂更令人深深地仰視。
自古以來,一代代漁民子承父業耕耘祖宗海,守護這片家園。見證著中華民族開發建設藍色國土的傳奇歷史。
大量史料充分證明我國先民開發建設西沙、南沙的悠久歷史,為南海諸島主權提供了有力佐證。各種史料從政治學、法學、經濟學、歷史學、地理學、地質學、水文學、氣象學和南海航運史、南海捕撈史、南海經略史、南海開發史、南海文化史等學科領域均有充分的沉淀。
千里長沙烙印秦唐風采
自秦漢以來,中國最早發現、命名和開發利用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最早并持續、和平、有效地對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行使主權和管轄。中國古代船舶在三沙海域航行中留下了大量沉船和水下文物。經考古發現,到目前共有136處水下文物遺址,居全國之首。這些在水下沉睡的文物遺址,是中國最早開發南海的珍貴文化史料。
甘泉島唐宋居住遺址出土的日常生活用品陶瓷器等各種文物,是唐宋時期船家停靠島上避風休息時所留下的,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使用這些器物的主人是西沙群島最早的居民。
到今天為止,永興島、東島、趙述島、北島、廣金島、甘泉島以及南沙群島的島礁,還有明、清兩代遺存的珊瑚石小廟和“兄弟廟”“娘娘廟”“土地廟”等遺址,這些遺址無可辯駁地證明南海諸島早已是我國先民從事生產、生活活動的鐵證。
有關專家表示,“進一步挖掘、整理、弘揚‘祖宗海文化’,對于加強開展對‘祖宗海文化’的研究、開發、保護和利用,對于豐富南海主權的歷史證據,對于增強南海維權法理依據,對于宣示我南海主權有著重要意義!”
“更路薄”見證歷史足跡
從漢通海上絲綢之路、元代郭守敬四海測驗,到明代鄭和七下西洋、清代李準揮師巡航踏勘諸島宣我主張、建國后一直生產駐守,再到2012年7月成立三沙地級市,從南海航運史、捕撈史、經略史、開發史、文化史、管理史上寫下了中國歷朝歷代開發、經營南海諸島的光輝篇章,為悠久綿長的南海“祖宗海文化”內涵注入了特殊元素。而南海水下文物、島礁居住遺址、古廟遺存及石碑字刻和《更路簿》等都成為“祖宗海文化”活的歷史見證。
特別是南海漁民的航海路徑圖《更路簿》,更是南海漁民在耕海過程中開發和經營西、南沙群島的歷史見證,也是中國最早發現、命名并持續對西沙、中沙、南沙、曾母暗沙的島礁及其海域行使主權管轄的歷史印證,是南海諸島主權屬于中國“活”的證據和確鑿的歷史鐵證。2016年7月,海南省對《更路簿》文化的挖掘和宣傳,對我國在國際輿論鬧劇中反擊所謂“南海仲裁案”起到了事實勝于雄辯的有力作用。
據了解,“更路簿”是南海航道更路經的俗稱,是我國漁民自古以來自編自用的航海“秘本”。它是過去每位船長行船的必備利器,現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南海更路經有兩類,一類是以手抄本形式傳下來的,俗稱《南海更路簿》;一類是口頭傳承下來,俗稱“更路傳”。主要分布于文昌市、瓊海市沿海一帶。
全面系統推進 “祖宗海文化”
為挖掘“祖宗海文化”,自2014年以來海南省政府持續開展了“見證波瀾歲月”三沙史料史實尋訪活動。已征集實物、史料、圖片等上萬件。實施三沙“口述歷史”工程,對三沙歷史進程中的重要見證人進行尋訪。截止目前,已完成對200多人的搶救性拍攝。
設市以來,三沙市高度重視“祖宗海文化”的挖掘和弘揚工作,啟動了三沙市年鑒編撰工作,成立了三沙歷史文化研究會。
但是,由于三沙地理位置特殊,孤懸海外,條件所限,過去對于“祖宗海文化”的文字記錄、整理并不豐富。建市以來雖然做了不少工作,但編制缺、人員少,特別是缺乏專業性人才,對“祖宗海文化”的挖掘和研究不夠深入,缺乏系統的梳理和整合,對“祖宗海文化”開發和利用缺乏長效機制和載體,其獨特的作用并沒有凸顯。
目前,海南大學和中國南海研究院雖對“祖宗海文化”開展了相關研究,瓊海市等相關市縣也進行了一些研究和傳承工作,但總體上各自獨立,缺乏有效整合。如三沙、瓊海兩地“兄弟廟”文化具有共通性,并沒有統籌開展相關研究?!陡凡尽费芯糠矫?,省有關單位、高校、研究機構及相關市縣應聯手開展相關工作,研究成果應整合和共享。
因此,挖掘、整理和弘揚“祖宗海文化”,需要從國家層面、系統、全面地進一步開展、謀劃和推進。
為此,有關人士建議說:“省人民政府應將此作為省級重點文化工程予以傾力扶持。由省有關部門牽頭成立專門研究機構和團隊,整合高校、科研機構以及三沙、瓊海兩市的研究力量,設立專項資金,集中邀請、聘請行業專家學者,引進特需人才,開展持續、系統的挖掘、整理、研究和開發利用。”,“祖宗海文化”的挖掘應當引起了省政府的高度重視,“祖宗海文化”的各項工作應當隨著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步伐逐步展開。
縱觀以上愛國人士的建言,讓我們看到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這些高素質人才的堅守和擔當。我們很為中國自豪,首先應為我們的先人創造的發祥地文化而自豪!更為我們現今仍在從事的文化事業的堅守和擔當而自豪!
文化其實是一種力量,而且是無堅不摧的力量!文化和政治不能割裂。有這些堅守和擔當,“祖宗海文化”的挖掘、整理和提高指日可待。(作者:張旭)
作者介紹
張旭:筆名子璐,長安人士,80年代生于被譽為“英雄之師”的對越自衛反擊戰參戰部隊47軍139師,首屆陜西小姐;中國人民大學法學、文學雙學士、研究生學歷;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綠色宣傳大使、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榮獲文化部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優異宣傳獎、省新聞獎、省兩會報道先進個人、省人大新聞獎、省政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先進個人、省民進參政議政及宣傳思想工作先進個人,發表文章2000余篇,累計160多萬字,多篇文章被中國知網收錄。
曾就職于世界500強航空公司,歷任海南航空乘務長、陜西電視臺《商界·陜西》主持人,陜西省政協《各界導報·文教周刊》主編;《長安文化》季刊主編、文化藝術傳媒網總編、影評人、作家、特邀講師,全國兩會代表團駐地會議播音員。中國民主促進會省直委員會支部副主委、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崗培合格主編、絲綢之路東方舞文化藝術研究會副秘書長;陜西省國學藝術研究會理事、長安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省模特藝術協會傳媒顧問、省健康快樂促進會首席記者;省大學生藝術節主持人大賽決賽評委、舞動長安·絲綢之路東方舞藝術節評委、絲綢之路東方舞文化藝術研究會全國教師資格證考官;海南省青年作家協會會員、省攝影家協會會員、省青年文藝人才協會會員、省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會員。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作協副主席賈平凹題詞:“千秋文瀾三杯雅,四海相知一碗茶”;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行政學院原副院長周文彰題詞:“立德樹人”;第五屆CCTV主持人大賽冠軍、央視朝聞天下主持人胡蝶題詞:“文以載道,營建精神家園;教重立德,抒寫風采三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