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護,特別是大遺址保護一直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而文物遺址又占用很大土地,嚴重制約著城市建設與經濟發展,因此,大遺址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成為一個世界性難題.為此,本刊主編專訪了”杜陵塬上的拓荒者”--西安市人大代表、陜西雅森上林苑集團董事長王錦鋒。
陜西省政協《各界導報·文教周刊》主編張旭參加秦磚漢瓦文化論壇
張旭:2005年,國家文物局原副局長張柏視察杜陵,把雅森集團6年在杜陵植樹造林實踐總結為“杜陵模式”。能否向讀者介紹一下什么是“杜陵模式”?
王錦鋒:“杜陵模式”,即“民營企業植樹保護大遺址,森林給遺址帶來活力,遺址賦予森林文化?!?span style="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Calibri;">2012年,西安歷史文化名城研究會的專家們又把我們13年的艱苦探索,從單一的生態保護“杜陵模式”,創新完善為24個字的新“杜陵模式”,一致認同這是我國遺址保護利用和諧共贏的一個首創,新“杜陵模式”按照“向規劃要財富、向創意要品牌、向結構要效益、向體制要活力”的指導思想,用24個字概括。創新做法12字:生態保護、以文養文、一陵數館;創新體制12字:政府主導、企業運營、社會支持。
“杜陵模式”的主要特征及創新內涵是將生態園林、素質拓展、都市休閑與杜陵遺址保護、秦磚漢瓦等漢文化挖掘傳承有機結合,不僅為公眾提供了千畝綠色休閑、文化體驗空間,而且嚴格保護了杜陵本體及歷史環境風貌,進而開展旅游、教育、文化關聯產業經營,獲得可持續發展。
張旭:生態保護和以文養文具體有哪些做法?
王錦鋒:生態保護是將整個杜陵遺址區建設為都市森林、城市綠肺,將園林綠地、都市森林與古文化遺址有機結合;用花草、灌木、喬木等植物及石刻、雕塑寫意呈現杜陵遺址原貌;在原杜陵本體外建設由高新特林木、碑石雕塑打造的百家姓氏文化園林精品——“華夏百家苑生態碑林博物館群”。
以文養文是以文化、教育、旅游產業反哺杜陵遺址保護,為杜陵保護及文化遺產傳承提供資金保障。變文物保護劣勢為文化生態優勢,現已創新了國家AAA級大漢上林苑(杜陵)生態景區,都市森林、杜陵遠眺、秦磚漢瓦,華夏百家苑等特色景點相互輝映,將“大漢上林苑”非物質文化遺產與“中興之帝杜陵”“秦磚漢瓦”物質文化遺產相結合,將萬畝都市森林與中華姓氏文化有機結合,成為西安文化生態旅游又一嶄新亮點。
創建運營西北最大的體驗式“雅森青少年素質教育及社會實踐示范基地”,以“陽光快樂我能行”為主題,對青少年進行素質拓展教育、歷史文化教育、生態文明教育、農林生物教育、應急保護訓練等,創新出我國青少年社會實踐新道路,獲得“全國中小學環境保護社會實踐基地”稱號。創建了國內規模最大、專業性最強的“雅森真人CS挑戰者訓練營”,成為市民拓展培訓、時尚運動、激情挑戰的快樂天地,“挑戰者”已成為全國戶外運動優秀品牌。
張旭:已創建的西安秦磚漢瓦博物館,填補了我國秦磚漢瓦專題博物館的空白,創新出了政府、民營企業、民間收藏家三方合作發展博物館的新道路,可否請您展開談一談該模式?
王錦鋒:陵園數館,陵館輝映。以改善民生為主題,為豐富杜陵遺址區文化內涵,建設了數個專題博物館。已創建的西安秦磚漢瓦博物館,是目前中國唯一的藏瓦當數量和品類最多的“秦磚漢瓦”專題博物館。“中華文字博物館”“中華姓氏博物館”“中華太極養生研修堂”等場館正在籌備建設中。
大遺址保護利用必須由政府主導,統一管理機構,統一規劃,統籌建設遺址本體,完善相應配套政策及法規,為大遺址保護利用提供宏觀支持及有效管理。
杜陵遺址景區應有國有控股企業實行企業化經營,建設完善“大漢上林苑(杜陵)生態景區”,在遺址核心區外適度開展素質拓展、時尚運動、文化創意、文化養生等項目經營,使遺址區實現自我造血、良性循環及可持續發展。
大遺址保護,必須動員全民力量,需要社會的大力支持。十余年來,我們能創造出優異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就得益于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積極參與。近期,我們與西安歷史文化名稱研究會、陜西神州漢文化保護發展基金會共同策劃,計劃在杜陵萬畝都市森林中,打造“華夏百家苑生態碑林博物館群”,創建具有“中華中興”寓意的“中國夢”宣傳教育基地,打造全球華人共同保護中華大遺址之創新典范,打造西安宜居城市生態文化新亮點,為西安早日建成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國際化大都市添光加彩?。ㄗ髡呦店兾魇≌f《各界導報·文教周刊》主編)
原文刊載于陜西省政協《各界導報》2016.8.19
作者介紹
張旭:筆名子璐,長安人士,80年代生于被譽為“英雄之師”的對越自衛反擊戰參戰部隊47軍139師,首屆陜西小姐;中國人民大學法學、文學雙學士、研究生學歷;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綠色宣傳大使、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榮獲文化部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優異宣傳獎、省新聞獎、省兩會報道先進個人、省人大新聞獎、省政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先進個人、省民進參政議政及宣傳思想工作先進個人,發表文章2000余篇,累計160多萬字,多篇文章被中國知網收錄。
曾就職于世界500強航空公司,歷任海航乘務長、陜西電視臺《商界·陜西》主持人,陜西省政協《各界導報·文教周刊》主編;《長安文化》季刊主編、文化藝術傳媒網總編、特邀講師,全國兩會代表團駐地會議播音員。中國民主促進會省直委員會支部副主委、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崗培合格主編、絲綢之路東方舞文化藝術研究會秘書長;陜西省國學藝術研究會理事、長安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省模特藝術協會傳媒顧問、省健康快樂促進會首席記者;省大學生藝術節主持人大賽決賽評委、舞動長安·絲綢之路東方舞藝術節評委、絲綢之路東方舞文化藝術研究會全國教師資格證考官;海南省青年作家協會會員、省攝影家協會會員、省青年文藝人才協會會員、省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會員。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作協副主席賈平凹題詞:“千秋文瀾三杯雅,四海相知一碗茶”;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行政學院原副院長周文彰題詞:“立德樹人”;第五屆CCTV主持人大賽冠軍、央視朝聞天下主持人胡蝶題詞:“文以載道,營建精神家園;教重立德,抒寫風采三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