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進行了主題為“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集體學習。請復旦大學張維為教授進行講解,提出了工作建議。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認真聽取了他的講解,并進行了討論。習近平強調,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是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重要任務。在這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提到:要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努力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
筆者身體力行參加檢察系統媒體行活動
如何用更加鮮明的中國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精神力量去展現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這就是中國話語傳播時代任務對新聞記者提出的最新要求。
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必須以"三貼近"作為提高新聞作品質量的必然條件和出發點。好新聞的真實性來源于生活,來源于基層一線。深入具體的新聞源頭,必須用腳力去丈量,用眼力去觀察,用腦力去思考,用筆力去記錄。這是對新聞工作者的最基本的要求。
這里,腳力是全部新聞工作的源頭,眼力、腦力、筆力歸根到底要從腳力中得來。只有錘煉過硬的腳力,行千山萬水,走千村萬寨,入千家萬戶,吃千辛萬苦,新聞工作才有堅實的實踐基礎,才有深厚的人民情懷,才有鮮明的時代特色,才有濃郁的生活氣息,也才能鼓舞人、感召人、塑造人,講好中國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精神力量。今天,腳力顯得尤為重要。“腳下有泥土,筆下見真情”是新聞工作的真實寫照。“腳力”是新聞報道的力量之源,也是記者工作的根基所在。練好“腳力”,才能行得遠、走得快,踐行群眾路線、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筆者在京采訪時任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孫安民
有話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行動是唯一能夠反映精神面貌的鏡子”。所以,鍛造勤快腳力,錘煉優良作風,就要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實際行動“跑”起來,故事講述“真”起來,新聞報道“活”起來。這些都需要腳力去實現。
腳踩泥土,芳香自來。做好新聞工作,腳力是基礎、是源頭,眼力、腦力、筆力歸根結底要從腳力中得來。中國新聞獎得主周銳在獲獎感言中說到:“真新聞在基層,靠勤跑來發現”。“在路上,心里才有時代;在現場,心中才有感動;在基層,文字才有真情。”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明確要求的:“編輯除了要有甘于寂寞,埋首案頭的專業工作精神,同時又必須要與社會建立廣泛聯系,要有積極參加社會活動,進行社會調查的熱情和能力。編輯更要有善于與有關部門溝通、協調、合作的能力,要能經常以積極的姿態接近和參與學術文化團體,參加各種類型的聚會和討論,及時調查、了解文化創造的前沿動態,同時又要創造條件接近讀者。編輯不僅要有出版界的朋友,要自覺的擴大社交面,加強同各方面人士的情感交流、信息交流和學術交流”。
筆者采訪在京全國人大代表馮均平
“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用腳力參與各種社會活動,用筆力續寫各種社會動向是傳播能力建設要求新聞從業者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功。只有掌握好這項基本功,才構建好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張旭/文)
原文刊載于《海南人大》2021年第6期 56—56 共1頁
作者介紹
張旭:筆名子璐,長安人士,80年代生于被譽為“英雄之師”的對越自衛反擊戰參戰部隊47軍139師,首屆陜西小姐;中國人民大學法學、文學雙學士、研究生學歷;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綠色宣傳大使、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榮獲文化部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優異宣傳獎、省新聞獎、省兩會報道先進個人、省人大新聞獎、省政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先進個人、省民進參政議政及宣傳思想工作先進個人,發表文章2000余篇,累計160多萬字,多篇文章被中國知網收錄。
曾就職于世界500強航空公司,歷任海南航空乘務長、陜西電視臺《商界·陜西》主持人,陜西省政協《各界導報·文教周刊》主編;《長安文化》季刊主編、文化藝術傳媒網總編、特邀講師,全國兩會代表團駐地會議播音員。中國民主促進會省直委員會支部副主委、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崗培合格主編、絲綢之路東方舞文化藝術研究會秘書長;陜西省國學藝術研究會理事、長安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省模特藝術協會傳媒顧問、省健康快樂促進會首席記者;省大學生藝術節主持人大賽決賽評委、舞動長安·絲綢之路東方舞藝術節評委、絲綢之路東方舞文化藝術研究會全國教師資格證考官;海南省青年作家協會會員、省攝影家協會會員、省青年文藝人才協會會員、省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會員。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作協副主席賈平凹題詞:“千秋文瀾三杯雅,四海相知一碗茶”;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行政學院原副院長周文彰題詞:“立德樹人”;第五屆CCTV主持人大賽冠軍、央視朝聞天下主持人胡蝶題詞:“文以載道,營建精神家園;教重立德,抒寫風采三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