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杰祥
和布克河,是一條美麗的河,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承載著民族的追求與牧人的希望。那流過的是暖暖的記憶,是深深的感觸。
讀于聚義《和布克河》,聯想到蕭紅《呼蘭河傳》與李娟《我的阿勒泰》,比較之后有了不同的感受。
先說說閱讀的印象。
(一) 意氣風發,積極進取,是一段激昂的熱血少年成長史。
主人公唐文,漢族少年,從撿拾牛糞餅開場,到響應時代召喚,14歲就主動下鄉到邊境牧場,經風雨,見世面,勤于學習,勇于探索,成為草原的行家里手,不斷改變生產與生活方式,帶領牧場與牧民們拼博進取,共同富裕,并逐漸成長為一名意志堅定、目標明確的“領頭羊”。他富于激情,打架,冒險,敢鬧敢試,敢作敢為。他正直無私,為他人著想,為大家謀利。他有血有肉,有愛有恨,是一位堂堂正正的草原漢子。
(二)水乳交融,蕩氣回腸,是一首雄渾的民族團結交響曲。
唐文的成長離不開各族人民的哺育與培養,孟克、再努拉、巴特那生、查干·道爾吉,尤其是再努拉老阿爸言傳身教,關愛備至。蒙古族、哈薩克族、漢族,維吾爾族、俄羅斯族等草原多民族大家庭,齊心協力,共謀發展,民族團結一家親。修建團結大渠,開發石油天然氣,建立工業園等等,正是湍流不息的和布克河哺育并見證了各族人民團結奮斗,共建幸福生活的美好圖景。
(三)親切自然,淳厚質樸,是一卷壯麗的邊域民情風俗畫。
和布克河,一條真實的河流,一條富有詩意的河流,既是自然環境,又是時空背景,而且還是描述主體。和布克河是一條生命之河,熱情之河,本身就是一卷壯麗的民族風情畫。
撿牛糞餅,打髀式游戲,成人禮……生活化地講述親切自然;芨芨草,胡楊樹,大草原,特有的草原風物,描繪得郁郁蔥蔥,生氣勃勃;訓生,熟羊皮,捕黃羊,干打壘,牛糞漫地,姑娘追,手抓飯,那仁面食,典型的民族生產生活,筆端含情,細膩真切,栩栩如生地再現原生態。這一切,呈現的是自然之美,生活之美,人文之美。
再談談比較后的感受。
蕭紅《呼蘭河傳》,以自己的童年生活為線索,生動地描繪了20世紀20年代東北小城呼蘭的社會風貌和人情百態。李娟《我的阿勒泰》,描寫北疆阿勒泰的一些生活中的普通小事,展現尋找自我的心路歷程。兩部作品都是傳世之作,各具神彩。
《呼蘭河傳》寫小城,體會生命的意義。《我的阿勒泰》,寫草原,天高云淡現性情。《和布克河》寫河流,謳歌時代變遷。三部小說,各有各的側重點,各有各的特色。
第一,視角不一樣。《和布克河》積極融入,體現的是介入性,替代式。
作為朋友兄弟,高建群的點評意味深長:“他寫了一本書,把他的新疆經歷拉成一部長篇小說,用小說致敬生養他的和布克河,致敬草原各民族兄弟姐妹。"
于聚義七八歲去新疆,在新疆上學,然后下鄉。那時候他才十四五歲。放羊,放牛,放馬,訓駝,墾荒種麥,改良牧草,改良羊的品種等,一個個故事情節曲折復雜,且又生動感人。唐文就有自己的經歷,有作者的影子。
然而,不像蕭紅是本地人,是標準的“土著”,可以沉浸式描寫。也不像李娟,是還鄉者,是溫情的尋夢人,能夠從容不迫抒發。作者畢竟是外鄉人,進入者,她滿懷激情,充滿好奇,于是滿眼新奇,迫不及待,先入為主,反客為主,處處介紹,時時贊美。
第二,表現方式不同。《和布克河》濃墨重彩,運用的是情緒化,宣講式。
《呼蘭河傳》是故鄉往事追憶,以濃烈的情感沖淡曲折的故事情節,以群像展覽式的人物描寫代替性格鮮明的主人公刻畫,以自由化的詩歌語言吟唱作者內心的悲涼寂寞。《我的阿勒泰》是返鄉劇,弱情節,展現了阿勒泰的絕美風光和原生態生活。兩部小說都帶有明顯的散文化傾向。
《和布克河》作者則有著40年的電視記者生涯,是廣播電視臺正教授高級記者,是電視藝術家,采用的是濃墨重彩報道式的手法,以一串串小故事,步步展開,層層推進,像是一部波瀾壯闊的長篇報告文學。
你看,一幅幅風景構圖,近推遠拉,生動傳神。一篇篇事物介紹,數據詳實,具體準確。一件件曲折的故事描述,起承轉合,要素齊備。似報告的文學,更是現實的小說。
第三,感染效果各異。《和布克傳》激昂直感,體現的是宏大化,鼓動性。
《呼蘭河傳》苦澀,陰晦,深刻。《我的阿勒泰》舒緩,清澈,明快。
《和布克河》充滿激情,鼓動性強,給人激勵,給人希望,激昂,直觀,準確,明亮,質實。
總之,《和布克河》歡快,爽朗,獨樹一幟,值得一讀。
2024年7月17日
作者周杰祥:作家、新西蘭華僑。許多作品獲全國及國際大獎。
↓下一篇:最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