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黎2000年畢業于陜西中醫學院,2009年選擇返鄉創業進行“新型脫毒彩色紅薯”種植,牽頭成立西安市灞橋區樂思薯紅薯專業合作社,任合作社理事長。合作社成立3年以來,在灞橋區總工會和各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胡小黎始終以實干為基礎,以把握市場脈搏為出發點,以市場認可度為標尺,帶領廣大農戶種植彩色紅薯新品種,不斷調整銷售思路,最終使得樂思薯彩色紅薯擁有了一定的市場知名度和認可度,為樂思薯合作社的成長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不畏壓力歸農田
社會上有人對80后的評價為“無病呻吟,習慣在富足的生活之中尋求憂郁和悲傷”。而胡小黎卻來不及和生活糾纏便要承擔起生活丟給她的重擔。婚后,公公婆婆因病相繼去世,留下15歲的小叔子需要照顧,而胡小黎毅然承擔起這一切,那時她也才只有21歲。在照顧孩子和小叔子之余,她發現農村也有很多創業機會。于是,她因地制宜將婆婆家的幾畝責任田作為試驗田,將種紅薯作為她農村創業的項目。從此,這個從來沒有和田地打過交道的80后就一頭扎進地里開始忙碌。一次次的失敗,一次次的冷嘲熱諷,都沒有使她喪失信心。她通過不斷總結與學習,最終推出蔬菜型紅薯葉,這使得她名聲大噪。
經過幾年的發展,合作社現加入農戶183戶,并通過合作社的師范帶頭引領作用,使得彩色紅薯種植戶年收益增加了20%。合作社先后被西安市農委評為“十優示范社”,被陜西省農業廳評為“百強示范社”,被陜西省婦聯和農業廳聯合評為“陜西省優秀農業企業”,樂思薯牌商標被評為“西安市著名商標”。
因創業事跡的突出,胡小黎本人被推選為灞橋區第八屆政協委員、西安市科協八大代表,被評為灞橋區優秀科技型人才、灞橋區巾幗建功先鋒。陜西省科普惠農富民帶頭人。
致富不忘眾相鄰
胡小黎致富不忘眾鄉親,于2009年牽頭成立樂思薯紅薯專業合作社。她始終把學習放在首要位置,從創辦合作社伊始,就不斷帶領社里的骨干成員赴省內外多地取經學習新的種植技術,通過一次次的學習讓大家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也讓大家敢于放開了手腳大干。經過不斷的學習與總結,胡小黎認識到地域的差異對種植業影響巨大,因此她解放思想,流轉土地,建立了200畝“樂思薯新品種彩色紅薯示范園”,進行新品種區域性實驗種植,將性能穩定的新品種再推廣給農戶,避免廣大農戶走彎路。同時,她積極與科研院所對接,爭取到了寶雞農科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以及河南省農科院植物脫毒研究中心的技術支持,將國家級甘薯體系研究員劉明慧聘用為合作社的科技特派員,合作社遇到問題科技特派員保證隨叫隨到。得益于多家科研院所的支持和幫助,合作社彩色紅薯品種更新快,產品符合現代消費理念,使得合作社生產的彩色紅薯新品種產品在市面上供不應求,讓廣大農戶的致富愿望得以體現。
為進一步壯大合作社,胡小黎還多次與日本、英國等地農業專家交流。她認為,帶領農民致富不只是發展農業經濟這么簡單,還要對農民進行農業生產經營指導和生活指導。因此,她聯合灞橋區相關部門,不放過任何一次可以為成員申請、爭取培訓和學習的機會,還時常邀請醫療、保險、銀行的行業專家來為社員舉辦講座,讓社員增長知識、開闊眼界,提升自身素質。
做大做強合作社
面對成功,胡小黎深深的意識到做大做強合作社,對于農民來說意義是重大的。通過幾年來的努力,合作社成員團隊意識增強,成員能夠開拓思想客觀分析事件、積極響應集體決定事件、主動接受新事物。這證明胡小黎的決策是正確的。現在,她帶領大家致富的勁頭十足,信心大增。
目前,在發達國家,幾乎所有的農民都加入了合作社,合作社的發展呈現出高層次發展的態勢。反觀我國的合作經濟發展,不僅合作社數量少,而且規范化程度不高,發展狀況不能適應商品經濟的形勢需要。農民專業合作社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是加快農業發展的必要載體,是促進農民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徑。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快速、健康發展,對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繁榮以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意義重大。已經步入農村合作經濟組織之中的胡小黎感到她的肩上責任是重大的,只有將合作社壯大才可以實實在在地帶領農民支付,才可以讓更多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得到更多就業機會。
近年來,國家對農業的政策扶持力度越來越大,胡小黎也沐浴著黨的春風,帶領著合作社成員朝著朝氣蓬勃地一起奔向富裕新生活。(作者:陜西省政協《各界導報·文教周刊》主編 張旭)
原文刊載于陜西省政協《各界導報》2015.3.26
作者介紹
張旭:筆名子璐,長安人士,80年代生于被譽為“英雄之師”的對越自衛反擊戰參戰部隊47軍139師,首屆陜西小姐;中國人民大學法學、文學雙學士、研究生學歷;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綠色宣傳大使、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榮獲文化部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優異宣傳獎、省新聞獎、省兩會報道先進個人、省人大新聞獎、省政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先進個人、省民進參政議政及宣傳思想工作先進個人,發表文章2000余篇,累計160多萬字,多篇文章被中國知網收錄。
曾就職于世界500強航空公司,歷任海航乘務長、陜西電視臺《商界·陜西》主持人,陜西省政協《各界導報·文教周刊》主編;《長安文化》季刊主編、文化藝術傳媒網總編、特邀講師,全國兩會代表團駐地會議播音員。中國民主促進會省直委員會支部副主委、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崗培合格主編、絲綢之路東方舞文化藝術研究會秘書長;陜西省國學藝術研究會理事、長安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省模特藝術協會傳媒顧問、省健康快樂促進會首席記者;省大學生藝術節主持人大賽決賽評委、舞動長安·絲綢之路東方舞藝術節評委、絲綢之路東方舞文化藝術研究會全國教師資格證考官;海南省青年作家協會會員、省攝影家協會會員、省青年文藝人才協會會員、省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會員。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作協副主席賈平凹題詞:“千秋文瀾三杯雅,四海相知一碗茶”;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行政學院原副院長周文彰題詞:“立德樹人”;第五屆CCTV主持人大賽冠軍、央視朝聞天下主持人胡蝶題詞:“文以載道,營建精神家園;教重立德,抒寫風采三秦”。